世界精神卫生日 关注精神卫生,促进心理健康

2025-10-10 由北京医大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布

世界精神卫生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地做出贡献。


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对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正确理性认知,减轻社会歧视和防止“污名化”。同时,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增强群众获得感。



01
相关影响因素

学龄儿童与青少年

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年(13~18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持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中青年

中青年(19~55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中老年

中老年(55岁以上)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转兴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突发事件

各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等,除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外,还会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严重的可引起精神障碍,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变化,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救助,是避免突发事件导致的精神病生问题的可行方法。


02
10大类精神疾病


现行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将精神疾病分为10大类72小类近400种。10大类为:

1、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老年期痴呆。

2、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如酒精依赖综合症。

3、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4、心境(情感)障碍。如抑郁症和躁狂症。

5、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如焦虑症。

6、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失眠症。

7、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如偏执型人格障碍。

8、精神发育迟滞。即通常所说的智力低下。

9、心理发育障碍。如儿童孤独症。

10、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03
心理健康标准

这里带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曾提出十条标准,曾被公认为是心理健康“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04
如何预防负面情绪

1、接受自己

每个人一定要爱自己。对自己排斥常常会导致度的愧疚、羞耻和忧郁。相信自己的能力,珍惜自己的独特性,千万不要低估自己。自我接纳是动机和积极情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接纳自己甚至可以更容易让别人接纳。


2、学会放手

我们对亲近的人死亡这样的事几乎没有什么控制能力,最终我们不得不接受现实。当我们不能改变现实的时候就接受它,这是一个很好的被动应对的方法。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对于有办法控制的情境积极应对,对于没有办法控制的情境就被动应对,这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3、保持和家人、朋友的联系

现代的生活会让我们处境有些孤独。保持和家人、朋友的联系是消除这种孤独的非常好的方式。

保持和家人、朋友的联系,在很艰难的时候能够获得亲密人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你战胜困难,通过难关。


4、争取自由、学会自立

把自己当成一条船,当我们觉得自己就是这条船的船长的时候,我们对生活就更加有兴趣、更加有激情、更自信。我们的动机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包括了自己很久一直想要的东西和我们从重要的人物那里吸取到的东西。


5、设定目标、努力向前

生活有目标非常重要。许多研究得出同样的结果:朝向目标努力的过程与目标本身一样重要。


6、寻找希望、保持信心

乐观地看待未来,同时相信目标终究会实现。


7、帮助别人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别人得到帮助的同时,自己的心理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正能量。


8、投入的生活

过着幸福的生活就是要学习最大限度地进行内心体验,控制内心的体验,使我们从事某种活动时心情愉快。圆满就是一种完全投入的感觉,全神贯注地专注于一件活动或者一种体验。


9、热爱美好的生活

对美的体验是纯粹个人的感受,没有人能够给美下一个定义。在生活中发现美就会让你的心理一种保持健康。


10、不害怕改变、学会适应

当我们呆板不够灵活的时候,我们就更可能体会到阻力,更可能为了保持立场而把自己弄得很紧张。当我们很灵活、愿意改变那些对我们没有益处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好的适应环境。

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科普宣传,侵删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裕东路3号院    |    咨询电话:010-60407999
©2025 北京医大中西医结合医院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7696号-44